为庆祝学校建校75周年,学院近期成功举办了以“重温青春岁月,携手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秩年校友返校系列活动,校友们齐聚母校,共叙同窗情谊,共谋母校发展。
·
为营造校庆氛围,学院于7月19日率先举办“廿载情牵·共话成长”主题座谈会。活动以温情为基调,为师生和同窗搭建了重温情谊的桥梁。数据学院党委书记、2005级校友辅导员张玉应邀出席,与校友们共同回忆大学时期的课堂点滴和社团趣事,重温师生间的温馨时刻。她倡导以师生情、同窗情为纽带,持续加强校友与学校学院的长期联系,为校庆凝聚了深厚情感,也为后续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9月20日下午,学院举办了“文明互鉴,匠心传承”主题座谈会,聚焦“学院发展”与“校友联动”双主线,进一步拓展校友与学院未来的合作空间。
院长岳学海系统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他表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校友联络机制,依托中外合作办学独特优势,为校友搭建资源共享、机遇共创的合作平台,促进共同发展。

党委书记韩海青在座谈中表示,学院二十年建设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校友的大力支持,母校永远是校友的“精神港湾”。未来学院将重点深化与校友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实现校友与学院之间的双向赋能。
在交流环节,来自国内和德国两地的校友结合自身职业发展经历,分享成长感悟,并从行业实践角度为学院课程体系优化、校友会服务升级等提出了多项宝贵建议,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智慧源泉。

活动中,校友代表共同向学院敬赠一幅写有“中外合璧,德厚流光”的书法牌匾。这八个字凝练体现了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与底蕴,既承载着校友对母校的感恩之情,也寄托着对学院在中德交流与人才培养领域再创辉煌的美好期许,成为系列活动中极具纪念意义的情感象征。

学院还特邀2005级杰出校友代表王超颖、王政为2025级新生开展入学教育分享。两位校友以“求学经历—德国职业发展”为主线,结合仿真分析行业实践与海外深造经验,向新生传授“夯实专业基础、提前规划职业”的成长理念,通过校友反哺助力新生启航,构建良性育人闭环。
本次校友返校活动通过四大环节有机串联,既深化了校友与母校的情感纽带,又汇聚了助推学院发展的外部智慧。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优化校友平台建设,推进校友与母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及行业合作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学校七十五周年校庆后的新发展征程注入更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