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德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事工作 -> 留学德国 -> 正文

德国的学前教育

作者: 发布日期:2013-01-13 浏览:

德国的学前教育源远流长,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母亲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福禄贝尔1837年在家乡附近的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1840年将它正式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这成为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幼儿教育机构,德国成为幼儿园的发祥地。福禄贝尔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促进了德国学前教育事业质的飞跃,同时也对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标志着世界幼儿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自福禄贝尔之后,学前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德国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也逐渐走上正轨,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幼教法制健全

随着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关于学前教育的法规与体制也逐渐发展起来。1578年颁布《学校规程》,向从事幼儿保教工作的人员说明其责任和各注意事项。18世纪的德国学前教育政策具有强迫教育特征,将5-6岁的学龄前儿童提前纳入到了学龄期。19世纪上半期德国各邦的幼儿教育政策是:(1)将幼教机构视为私人或团体的慈善设施而予以鼓励设立,并加强监督管理。(2)在幼儿学校及托儿所中加强对贫民子女的宗教、道德教育,把这些作为抵制当时革命运动及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3)认为贫民幼教设施不应像英、法的幼儿学校和托儿所那样进行读、写、算等正规学校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给予幼儿家庭式的照料和安排,室外游戏以保持身体健康为目的。这些总的政策倾向是“控制但不援助”,与英、法等国的“控制但援助”的政策形成了反差。一战后,德国于1922年制定了《青少年法》,其中强调要设立“白天的幼儿之家”,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及幼儿保护机构等;同时提出训练修女担任看护工作;此外还要求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在此期间,幼儿园得到极大发展,成为德国幼教中的主流。在政府颁布的幼儿园条例中宣布:各种各样的幼儿教育机构,凡招收2-5岁儿童者,均称为幼儿园。政府还规定了隶属关系,规定一切幼儿园由政府监督,隶属于教育、卫生部门;幼儿园儿童具体由地方儿童局监督,学校教养均须经儿童局许可。凡儿童在家不能得到正常教养者,则由儿童局遣之入学或入园。

二战后,为尽快着手教育事业的恢复与重建,德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关于德国学校民主化的法律》规定,幼儿园作为非义务的教育机构,属于国民教育体系。《德国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原则》中称:保证一切儿童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在一切教育机构里实行免费教育,并为生活困难的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关于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法律》中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机构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教育结构计划》中要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将其列入学校教育系统,3-6岁的幼儿教育被纳入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属于初等教育范围,其中5-6岁的幼儿教育被列入义务教育,作为初等教育中的入门阶段。此后,不仅5岁以上幼儿普遍入学,3-5岁幼儿入园率也不断提高。

二、幼教机构多元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多元化,主要有普通幼儿园、学校附设幼儿园、学前班、特殊幼儿园等。

1.普通幼儿园

普通幼儿园指的是相对独立的幼儿园,这是德国传统的形式,也最普及。按照幼儿园的设立者及其接受政府补助及辅导的程度来分,德国有三种不同组织形式的普通幼儿园:(1)公立幼儿园。这类幼儿园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监督及辅导。(2)私立幼儿园。这类幼儿园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补助及辅导,但其教育理念及师资的聘任不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监督或控制。(3)独立自主的幼儿园。这类幼儿园不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补助及辅导,主要是家长的缴费。

德国所有的幼儿园不仅收费大致相同,而且幼儿园在年龄编班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混龄编班,即将不同年龄组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德国称之为小组)中游戏、生活和学习,每班至多不超过20个人。这种混龄编班在德国全国范围内所有幼儿园中实施。

德国幼儿园分全日制和半日制两种,大部分家长将其子女送往半日制幼儿园。

2.学校附设幼儿园

学校附设的幼儿园数目较少,适合于那些已达6周岁,或下半年将达6周岁,但体格与智力均未达到入学标准的儿童,他们在此处接受一年特别的训练以便为进入基础学校作好准备。这种机构也称学校附设的学前班,这种幼儿园通常与小学联为一体,以便为学童在后来的学习中顺利上学提供帮助。

3.学前班

学前班与学校附设幼儿园一样,与小学相联,但它们针对的是5岁儿童,以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

4.特殊幼儿园

特殊幼儿园是对各种有残障的幼儿提供必要教育之场所,使之更多地融入社会。这类幼儿园按残疾人情况进行分类,如学习困难、失明、聋哑、部分失明和精神障碍及脑子迟钝等,并提供专家照顾。实施融合教育,在公共教育中将残疾孩子的特殊教育与正常孩子的普通教育结合为一体。

5.托儿所接受0-3岁儿童,主要是对双职工的子女实行保育。

6.“白天的母亲”是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部于1974年核准设立的幼儿保教计划。主要做法是:由政府提供少量经费,让一些年轻妇女在照管自己小孩之余,再帮助邻近的职业妇女在白天照管1-2个小孩,以解决其实际困难。这些“白天的母亲”须参加短期培训,以获得科学育儿的知识。

7.德国的林间“幼儿园”

2000年郝本.黛拉将慕尼黑的一个自然公园开辟成了“林间幼儿园”。园内有成片白桦林和灌木丛、草坪和清澈的溪流。入托的孩子每天上午9点到这里集合,然后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自由活动,有的堆沙子做游戏,有的爬树、赛跑,有的观察蚂蚁、蜗牛。午饭时,大家席地而坐,摆上在老师帮助下准备的食品,就像在郊外野餐一样享用自己亲手做的午餐。但这家幼儿园收费较高,个别家长还抱怨孩子们在玩耍中有时会受一些轻伤,而且每天回家时都是一身泥土。

三、课程以游戏为主

德国是一个地方高度自治的国家,幼儿教育的改革也以地方或幼儿园为单位,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改革方案或课程大纲,甚至连州一级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育目标与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幼儿园开办者自主决定的,多以游戏等自由活动为主,不进行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包括由教师讲故事、教唱歌、做劳作、会话和带领儿童接触自然界等等。尽管如此,一般幼儿园都通过适用于所有儿童的课程设置来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并通过积极的刺激来弥补儿童在家庭不利环境下造成的学习缺陷,以促进所有儿童得到健康发展。

幼儿园的任务有两项,一是让儿童白天呆在幼儿园中,以减轻母亲料理家务和照料更年幼孩子的负担,或者为就业妇女解决照管孩子的困难;二是向儿童提供教育帮助,使他们接受早期学习,促进幼儿个性充分发展,陶冶其情感,培养其自尊心、自信心、学习兴趣、相互信任、责任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注意能力和活动能力等。

德国新近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可归纳如下:

1.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加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并进一步挖掘其个性特征。孩子应该被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幼儿园的任务是,通过一种家庭补充式的设施,为孩子营造一种舒适与快乐的气氛。

2.混合编组(interage grouping)而不是按年龄分组。通过异质分组强调尊重不同年龄孩童的相似性和相异性。

3.加强幼儿的积极性和生活经验。强调在游戏和运动中发展幼儿的自我。课程设计的重心是创设幼儿生活体验的活动空间和环境。

4.强调保育员是孩子的伙伴。应持有特别的耐心,鼓庭进行资助,发放教育津贴。1990年以后,政府改革了发放津贴的办法:每年上半年,每个儿童都能得到600马克的补助;下半年,则根据父母的实际收入来决定补助金额。政府的大力支持,使许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能够满足孩子的生活及教育需求。

四、组织家庭互助活动

自1987年开始,父母们就自发组织起来,在家庭之间开展互帮互助的活动,到1990年,已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家庭互助联网系统,把不同的机构(如:儿童中心、儿童保育、儿童急救护理、亲子游戏小组、父母儿童之家、父母儿童协会、单亲父母小组等)全部协调起来,共同为儿童生存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传统上,保守的德国人认为小孩不能离开母亲,因此公立或教会幼儿园只收三岁到六岁的学前儿童,一个班20~25名儿童只配置两位老师,而且只开放半天。1970年代,标榜反权威意识形态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全面批判社会,认为要改革社会必须从幼儿园教育开始,必须从重视个别发展做起;加上妇女解放思潮推波助澜,强调母亲也有工作、求学的权利,因此年轻的父母们在法兰克福成立了第一所所谓的“家长自办幼儿园”。

30年来,反权威的意识形态早已被实际需要所取代。当初被视为“搞革命”的家长自办幼儿园,早已成为双薪、或无暇全职照顾幼儿的父母的最好选择。全德16个邦的邦政府都给予认可及财务支持。各邦社会部除了出版家长自办幼儿园手册,教导成立步骤、准备事项,更有全国联盟协助家长克服法律、官方障碍,申请成立幼儿园。每所幼儿园每年所需经费,也有不等比例来自邦或市政府(鲁尔工业区所在北莱因西伐利亚邦的补助比例数全德最高,约96%)。

家长自办幼儿园强调的是迷你和个人化。通常招收15个从四个月到六岁以下的小孩,从早上7点半开放到下午4点,因此聘用的老师也较多,从3~5位不等。老师们不仅要“看管照顾”,还须在知性、情绪、生活习惯上引导孩子。但家长并不因为没有后顾之忧,就把教养孩子的责任完全丢给老师,反而必须承担更多责任和工作。

一个幼儿园是怎样诞生的?首先是选择最理想的教育理念,张贴征人启事或通过私人关系,寻找认同此理念的老师和其它家长,租借适合的场所,接洽市政府、邦政府青少年局等官方单位,到幼儿园开学,从无到有全靠家长奔走联系。

成立之后,日常运作家长们也事必躬亲。三位家长组成的董事会担任亲师之间的桥梁,下有各类分工,定期召集所有家长开会,讨论大小事项。每月举行一到两次的家长会,当然并非交代一下学期大事、家长联谊或互吐苦水就散会,而是真正公开讨论,并且共同做出决定。

例如,讨论老师根据家长的教育理念所提出的作息表、学期活动、节庆计划,组织细节。或者,每学年开始前根据缺额选择家长。名声好的幼儿园每学期申请的家庭几乎是缺额的十倍,因此符合招收资格(通常的标准是年龄、性别、家庭状况,以及各幼儿园特别的要求)的小孩,其父母必须向所有家长介绍自己和小孩,以及前来申请的理由,然后由全体家长投票共同决定,“好像求职面试一样,”一位两个孩子都在这类幼儿园的妈妈回忆。这样共同决定的过程固然费时,但选出来的家长都有一定水准,特别是有共同的教育理念,奠定了日后良好合作的基础。

除了密集沟通,家长平常还必须参与很多工作,包括轮流买菜、整理花园,扫地、协助各种活动等。财务透明化更是幼儿园得以运作的重要因素。负责财务的董事会掌控很多钱,除了每年各邦政府平均补助的17万欧元,每月每位家长还须按收入多寡缴交不同数额的学费(约为传统幼儿园的一倍半)。这大笔钱用来支付日常和特别活动的开销,还要每月按照很复杂的德国联邦员工薪资规定给付办法(根据工时、资格、婚姻状况等),准时发薪水给老师。每笔钱都要作帐,制成会计报表,供全体家长、政府有关机构审查。“家长就像经营一个企业,就像是老板,得自负盈亏。”敏斯特专门咨询幼儿教育的“父母帮助父母”协会的舒瑞柏这样形容。

正是因为家长的事事与共,这类幼儿园的多样性令人羡慕。“森林”幼儿园重视探索大自然,没有教室,不论晴雨寒暑都待在户外;“瓦道夫”幼儿园强调儿童身心灵的整体发展;“蒙特梭利”幼儿园则完全依据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的理念和教材,提供和残障儿童的共处。更多的幼儿园不依循单一教育哲学,纯粹以幼儿需要为中心。

家长自办幼儿园普遍重视儿童美育、体能、社会性的发展。玩,在每天生活中占很大比重。每周固定的活动有运动、游泳、音乐、森林散步,再辅以陶土、木作、儿童戏剧、社会生物常识等,家长或老师可以随时提出修正建议,因此活动安排的弹性很大。“我们不要把幼儿园变成一个小小学,况且小孩从游戏中学到的更多、更真实,孩子在爬树过程中学到的身体部位的整合、自信,这比知识更重要。”“小胖太太和坐不住先生”幼儿园负责人芙尔特老师说。

德国人普遍对幼儿教育的看法正是如此。巴伐利亚邦邦立幼儿教育研究所所长弗苏纳凯斯认为,幼儿园阶段不管学习外语、计算机、运动、舞蹈都可以,但是重点不应在学习效果,而在于让孩子产生自信或是学到“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他也应该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我特别会做这件事,我的朋友则擅长别的事。”苏纳凯斯表示。

家长自办幼儿园受到家长、小孩喜爱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个人化。各邦政府明文规定,一班15个小朋友(其中有4名三岁以下)配置3位全职、1位实习老师,有时还有1位半职老师,平均4.5个大人。由于师资充足,加上亲师密切合作,因此整个幼儿园的关系非常个人化,而且也得以真正注重、启发孩子的个别性。和传统大型幼儿园家长每天只在接送小孩时和老师寒暄几句的情况完全不同。在研究所里攻读教育学的施若德,今年32岁,是幼儿园里少见的男老师。他喜欢以最直接、最单纯的感觉去面对孩子,喜欢那种亲密的家人般的感觉,幼儿园老师的工作也让他越来越发现自己。今年初,他的父亲去世,“小胖太太和坐不住先生”幼儿园的全体家长都知道,他得以用真正的心情来和大家相处,见面时不用客套寒暄,不用强颜欢笑,“这种感觉非常自由,这样几乎比家人还亲密的关系,在大型幼儿园找不到。”施若德说。

家长的热心支持使得幼儿园得以持续,但也有幼儿园缺乏连续性,原来的家长因小孩长大而离开,新来的家长全盘改变理念或做法,让老师们无以是从。“但每次改变也是一个机会,”敏斯特“父母帮助父母”协会的舒瑞柏表示,危机也是转机。

家长自办幼儿园不但对小孩有长远影响,对德国的幼教制度也多有刺激。传统幼儿园也逐渐开放全天名额,并且举办类似的活动,例如有的幼儿园就开展全体小朋友和老师在教室里进行的露营过夜的活动等,成为家长自办幼儿园的竞争者。

对比中国的幼儿园,不难发现中国的幼儿园多以写字、英文、计算机等智育静态的训练取胜,以灌输知识为重点,却忽视了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记得“小胖太太和坐不住先生”幼儿园负责人芙尔特老师说一句发人深醒的话:“我们不要把幼儿园变成一个小小学,况且小孩从游戏中学到的更多、更真实,孩子在爬树过程中学到的身体部位的整合、自信,这比知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