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中德科技学院非遗实践队:探寻胶州非遗, 传承文化精髓,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李怡然 发布日期:2024-08-09 浏览:

近日,由中德科技学院22级同学组建的青岛科技大学“感知中国,德行齐鲁”非遗文化传承实践队圆满完成了在胶州地区的非遗文化探寻之旅。实践队通过深入调研、学习,为胶州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实践队一行首先来到了孔子六艺文化园内的黑陶艺术馆。在胶州蛋壳黑陶非遗传承人刘锦波的细致讲解下,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黑陶的起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通过现场近距离观赏蛋壳杯等黑陶手工艺品,使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传统技艺与现代文化的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亲手体验将泥块放到成型机上,拉胚、修胚的制作过程,细细感受精心雕琢、耐心打磨的不易,心中满怀对匠心守护的崇敬之情。这一过程,不仅让队员们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增长了他们对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随后,实践队来到胶州市文化馆,对国家级非遗胶州秧歌进行调研、学习。秧歌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最早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来,2006年胶州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民间舞蹈的重要代表。胶州秧歌第七代传承人、原胶州市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吕文斌亲自为队员们讲解、示范秧歌动作,从简单的踏步到复杂的转身,队员们认真模仿“三弯九动十八态”的柔美韵味,努力诠释着对秧歌的见解,体会秧歌的独特魅力与文化价值。为了更加准确地还原标准动作,队员们现场录制了教学视频,以备后续科普宣讲时反复模仿练习。通过亲身体验,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胶州秧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也深刻认识到了传承非遗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最后,实践队走进文化馆剪纸厅,种类多样的剪纸艺术品让队员们目不暇接。在胶州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董丽霞的介绍下,队员们对剪纸的历史渊源、剪纸技巧和创意表达有了全面认识,不时在本子上做着记录。他们惊奇地发现,一张剪纸能够包含风土人情、民间故事等诸多内容,仿佛在诉说着亘古至今的动人故事,承载着时代的烙印。在深入体会剪纸的丰富内涵后,队员们在董丽霞的指导下,尝试亲自动手剪出“囍”字,“纸上生花”的技艺精髓得以窥知一二。剪纸作品中蕴含的风土人情、民间故事等元素,也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

此次胶州非遗之旅,实践队不仅受到了深刻的文化教育,增长了非遗保护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将非遗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传递给了更多的人。未来,实践队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科普宣讲、沉浸体验等多种形式,增强中外学生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进非遗文脉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