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中德科技学院成立于2001年,由青岛科技大学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锡根大学、科布伦茨应用科技大学共同组建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12年与帕德博恩大学开展“机械工程在中国(mb-cn)”来华硕士项目,联合培养来自德国的留学生,开辟了合作办学的“双车道”。

学院开展本科学历教育,开设机械工程、自动化、应用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与帕德博恩大学、科布伦茨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办学,自动化专业与锡根大学合作办学。学制为4年,学院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每年招收300人,办学总规模1200人。

学院是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教育合作项目框架的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属于德国政府“对未来投资项目(ZIP)”的一部分,得到了德国教研部(BMBF)及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重点资助。2005年和2010年,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专家组先后两次对中德科技学院的办学情况进行了评估,对学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其评价结论认为“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资助的众多德国在海外办学的高校中,青岛科技大学和帕德博恩大学之间的合作是一个特别有抱负的项目,是中德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2006年4月,学院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评估和复核验收。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为中德科技学院颁发对外合作办学许可证。201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评估,也是山东省3个参评机构中唯一通过评估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学院多次被央广网、新华网评选为年度“品牌影响力中外合作院校”“品牌竞争力中外合作院校”;获批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合作试点示范”单位,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与德语区国家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当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席会第三届主席单位。学院德方合作大学帕尔教授、菲尔斯教授、里格拉夫教授、布莱姆泽教授4位教授先后荣获山东省齐鲁友谊奖、山东省人民友好使者、山东省荣誉公民、青岛市贡献奖、青岛市国际合作奖等荣誉称号。

学院以坚持引进、融合、创新、提高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中德两国文化背景、中德两种语言能力的国际化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与人才,为中德两国的科技经贸与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人力资源。

学院师资由泰山学者、德国高校资深教授、海外特聘教授及青岛科技大学的优秀教师构成。学院现有中方在职员工54人,其中行政人员18人,专任教师36人,具有留德背景的教师为23人,海外泰山学者1人、教授7人、副教授6人;德籍院士1人、外专千人1人、中国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7人、产业教授2人、客座教授7人。

学院实行中德联合培养模式,采用“小班授课”语言教学模式及“结对授课”专业课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由中德双方教授共同制定,开设双语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成绩合格者,可同时获得德国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本科毕业后,也可以通过硕士项目申请德国合作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

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国际化人才必备的素质,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学院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增加中德两国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各种文化与学术讲座,组织中外学生参加中德博士论坛、中德学生夏令营、德语角、和谐中德文化节、驻青高校德语辩论赛、德国文化周、中德梦之夜、大学生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外国留学生数量,增加中德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营造德语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

学院高度重视与社会企业界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增强服务地方意识,大力拓展学生实习就业岗位,努力共建教学实践、人才联合培养和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先后与菲尼克斯、伦茨、福耀集团、大陆集团、Claas(科乐收)集团、山东港口集团董家口分公司、泰安市恒昌劳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等中、德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学院不断拓展中德合作办学领域,加强与各高校、企业的沟通交流。近年来,学院作为发起单位与国内多所高校成立中德合作办学高校联盟,举办“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中德合作办学研讨会、2020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中德工业互联网国际合作论坛等活动,为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描绘新蓝图、明确新目标、规划新路径,提供理论研究和智库支持。

2015年10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教育和科研部公布了《中国战略》(2015-2020),援引了青岛科技大学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锡根大学和科布伦兹应用科技大学在中德科技学院合作办学方面的成功范例,这既是德国政府部门对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合作办学成就的充分肯定与褒奖,又凸显出中德科技学院在中德两国教育合作领域的引领地位。